为了迎接中国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更好地开展残疾人的宣传工作,8月10日上午,由中国残联宣文部副主任王宏伟带队,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8家中央媒体代表走进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专家面对面座谈交流,深入临床科室进行了实地采访。中心领导班子出席了活动,党办等职能处室相关负责人以及15个临床科室参与活动。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冬梅主持并介绍了中康成立30周年学术月系列活动安排。
中心副主任董浩结合中康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中康在康复医学、康复教育研究、康复工程、信息及社会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建树,在全国起到的示范窗口和资源中心的作用。他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指示,中康将继续把历史责任担在身上,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把康复服务做好,为中国康复事业做贡献。
神经康复中心、脊柱外科、骨科、儿童康复科、儿童PT科、OT科、假肢矫形部等临床科室的专家,医务处、护理部、中心办等职能处室负责人先后发言。神经康复三科主任张皓、神经康复一科主任医师何静杰分别结合自己在中康工作的30年,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神经康复中心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中康共成长的深切感受。神经康复二科副主任医师王强分享了近年来科室开展的特色业务和取得的主要成绩。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张军卫结合科室发展,介绍了科室团队开创性地摸索出了针对脊柱创伤特有的治疗经验,形成了治疗与康复紧密结合的脊髓损伤单元管理模式,开展数项微创技术,科室业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骨科副主任医师崔志刚讲述了运动医学和早期康复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科室在残奥会、扶贫中奔赴一线,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职责。儿童康复科主任张雁介绍了科室自建院以来在儿童脑瘫全面康复、孤独症儿童综合治疗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系统性的治疗,帮助残疾儿童康复。儿童PT科治疗师何艳和OT科治疗师王丽华分别介绍了科室在临床治疗、教学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尤其是OT科在今年加入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标志着中国作业治疗专业开始登上世界舞台。假肢矫形部副主任王林从假肢制作、3D打印技术、扶贫救助、教育培训等方面,介绍了科室的发展。医务处副处长郝丽华、护理部主任谢家兴、中心办副主任朱爱玲分别从医政管理、康复护理、康复回归社会等角度,讲述了中康在康复领域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社的记者就假肢制作的3D打印技术、中康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及儿童PT治疗成效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提问。
随后,中国残联领导和中央媒体前往假肢矫形部、儿童PT科、听力语言科、水疗室、OT科、中医治疗中心进行实地深入采访。中心党委书记吴世彩与记者团的同志们见面交流并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